找Martech上Marsgo

字體大小: +
3 分鐘閱讀時間 (560 個字)

用預測型AI買彩券,我會是下一個億萬獎金得主嗎?

jie-tu-2025-04-27-xia-wu2.15.23

本內容為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轉聯盟研究員,為您博覽全球最新行銷科技、數位轉型、AI應用研究報告或文章,整理編輯後分享。本計劃由 數解人意科技 支持製作。

整理撰文:黃瑀安(Annie)|出刊日期:2025-04-27

諮詢協助: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(EMBA) 翁耀臨教授

人工智慧(AI)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,從日常生活到產業生產,無一不受到其深遠影響。在眾多AI技術中,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與預測型AI(Predictive AI)無疑是備受矚目的兩大焦點,兩者雖同屬AI的範疇,卻在原理、功能與應用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特性與潛力,彼此互補也各自為戰。

本文探討生成式AI與預測型AI的技術差異、應用範疇、核心價值與發展挑戰,並擷取實務中預測型AI所創造的醫療、生活與學術的趣聞案例。

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,又稱生成式AI或Gen AI)?

生成式AI為一種能夠「創造內容」的人工智慧,透過深度學習模型,如生成對抗網絡(GAN)或是大型語言模型(如GPT),在大量原始資料上受訓,產出文字、圖像、音樂、程式碼等多元形式,且與原始資料相似但不相同的相關新內容。生成式AI從新聞撰寫、藝術創作,到軟體開發與教育工具,皆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,並逐步提升理解語意與模仿人類創意的能力,縮小人與機器間的創作界線。

什麼是預測型人工智慧(Predictive AI,又稱預測型AI)?

預測型AI主要依賴於龐大的歷史資料與統計模型,透過分析數千個因素和數十年的資料,以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,其核心價值在於「預見未來」,廣泛應用於金融風控、氣象預報、醫療診斷、行銷策略等領域。然而,預測型AI有時會與描述性或規範性分析相混淆:描述性分析幫助組織瞭解過去發生事情的「原因」;規範性分析建議組織可採取的「行動」,以保證組織期望達成的結果能夠實現;預測型AI則幫助使用者進行結果「預測」,與上述技術截然不同。 

生成式AI與預測型AI之差異

由於生成式AI同樣使用統計分析來建立一種預測型別,但其目標是預測可生成、可對應使用者需求之正確單詞、程式編碼或視覺藝術等,並非如預測型AI預測特定事件或環境下將產生的結果,前者的產出更為具體,後者較為抽象。在實務上,許多企業經常戰略性同時採用兩者技術,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選擇。

在資料輸入上,兩者皆仰賴數百萬樣本內容的大型資料集上進行訓練,但預測型AI額外還可利用更小、更具針對性的資料集作為輸入資料,進行結果預測。在資料輸出中,雖兩系統都使用預測元素進行產出,但生成式AI專注在創造新穎的內容,預測型AI則預測未來事件和結果。

而在演算法和模型架構裡,大多數生成式AI依賴的架構包含擴散模型(Diffusion models)、生成式對抗網路(GAN)、Transformer模型及變分自編碼器(VAE)等,以進行判斷資料重要性、確定資料排序、創造資料變體及評估結果正確性等工作。至於預測型AI則應用了更多統計演算法,包括神經網路、線性迴歸、支援向量、決策樹、K均值聚類演算法(K-Means)、時間序列分析(Time Series Analysis)等,進行資料學習、分類、創造資料分支、識別變數間相關性、為資料建構時間序列之工作。

預測型AI之應用與優點

預測型AI多應用於金融、零售、電子商務和製造業,情境包括

1. 財務預測:為金融機構預測市場趨勢、股價和其他經濟因素。
2. 欺詐檢測:協助銀行即時發現欺詐活動的可疑交易。
3. 庫存管理:透過預測銷售值和顧客需求,進一步規劃和控制庫存水準。
4. 個性化推薦:利用過往搜集到的資料庫分析顧客行為,讓客戶在廣告收發、線上服務諮詢時,獲得量身訂製的建議,提升顧客體驗。
5. 供應鏈管理:協助最佳化物流和運營、生產計劃、資源分配和工作量排程。
保險:簡化索賠管理並預測潛在損失。
6. 設備維護:透過監控機器的振動、溫度和其他感測器資料,以評估具故障風險的裝置有哪些,並對其進行主動維修並避免停機。

有了上述的應用,不僅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、轉換員工進行高價值活動、縮小潛在損失,還可能提高客戶對公司服務的滿意度、協助企業拓展業務、增加財富及改善營運流程。

預測型AI之缺點

在可參考性上,儘管預測型AI為使用者帶來眾多優點,但「垃圾進,垃圾出」的概念在預測分析中卻尤為顯著。因預測模型無法驗證輸入的資料品質,若初始資料在搜集過程中產生錯誤、誤差或偏見,皆非常容易使預測變得毫無用處。

在道德問題上,來自加拿大專業資訊供應商湯森路透(Thomson Reuters) 的研究報告《The Future of Professionals: How AI is the catalyst for reshaping every aspect of tax and accounting work》中指出,約30%的企業人士對AI最關心的仍是資料隱私與安全問題和道德,確定收集、儲存和使用客戶資料的最佳流程,依舊為企業當前棘手的一項問題。

最後,在財務考量上,預測模型在每個企業運作流程中的建立皆需大量的知識及維護成本,不止於一次性或定期性支出,更多的是企業還可能得額外成立一團隊,對模型應用進行管理、修繕,甚至需投入更多附加軟體以支援模型的跨部門應用。

預測型AI之趣聞

雖企業面正面對的應用難點還存在進步空間,但在醫療界及學術界,甚至民眾的日常生活都因為預測型AI,而創造出許多驚喜及成功。2019年,台南奇美醫院成立大數據暨人工智慧中心(現為智慧醫療中心),展開AI 1.0階段進行大量研究,奠定AI開發模式,並在2023年進入AI 2.0階段,聚焦生成式AI,打造出數十種實用的醫療GAI應用。舉例來說,當醫師想「預測」肺炎病人出院後,兩週內再住院的機率為何時,資訊室便藉醫師專業知識,整理出HIS資料庫中預測所需的資料,如共病/病史、人口學資料、住院醫囑、住院護理評估、檢驗系統、TPR系統和住院動向等,將這些資料進行ETL,作為肺炎病人14天再住院大數據,再交由智慧醫療中心的AI專家來訓練模型。為了將AI嵌入臨床流程,奇美醫院IT在前端頁面,也就是原本的住院醫囑系統中,新添AI輔助按鈕,再搭配自動判斷患者是否為肺炎病人的機制,如此,醫師看診時就能直接點擊查看再住院率。

2025年3月,根據《費加洛報》和《巴黎人報》的報導,三位義大利主修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的大學生,將過去十年義大利SuperEnalotto的所有開獎號碼資料匯入模型中,透過深度學習並根據號碼的出現頻率、號碼組合的節奏與間隔、特定時間週期內的偏好分布,以預測下一期最有可能中獎組合。最終,三人投入實戰後一舉贏得超過約新台幣150萬元的大獎,學生也表示雖系統提供的組合命中率並非100%,卻也明顯高於一般隨機挑選。同樣地,2025過年期間,新北市一位年輕的上班族男子也在購買彩卷時靈機一動,測試當時最流行的ChatGPT選號 ,後來ChatGPT建議男子選「2號」,沒想到一刮開也幸運刮中獎金100萬元。

總結

綜合上述說明,可知生成式AI與預測型AI雖同為當今AI發展中的兩大主流,具備提升效率與決策準確性的優點,但也仍面臨資料品質、倫理風險與高昂維護成本等挑戰。於此同時,技術在不斷地演進過程,AI也為人類帶來許多紅利,無論是企業經營或意外中發生的「大」確幸裡,我們都能感受到AI著實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;再加上AI應用的趨勢已視為不可逆的情景,未來,我們將持續與這些技術共榮共存,並以增進人類福祉為前提下,共同推動AI科技的多元發展。

[參考資料]
Rina Diane Caballar (2024.) Generative AI vs. predictive AI: What's the difference? IBM.
https://www.ibm.com/think/topics/generative-ai-vs-predictive-ai-whats-the-difference
Tim Mucci (2024.) What is predictive AI? IBM.
https://www.ibm.com/think/topics/predictive-ai
The Pecan Team (2024.) What is AI Predictive Modeling? [+ Pros & Cons] Pecan.
https://www.pecan.ai/blog/ai-predictive-modeling/

從Nike與星巴克轉型學到什麼?|商業周刊1954期2504|
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銀享網站 會員註冊推廣

相關文章


Powered by AMT